金石堂網路書店 文學推薦 詩經



金石堂網路書店 文學推薦

詩經





詩經 評價



網友滿意度:



Hello~小編想問問大家對文學的感覺是什麼



以前在念書的時候一定會上國文課

國中的時候文言文是小編的弱點阿



只識字但不懂內容

有點苦惱開始一點點排斥

高中還是免不了有國文

小編只好試著了解 認真上課

後來發現文學賞析有種被帶回古時候的感覺

老師講得很生動再跟著老師的解釋

從每個字句中了解

古代人他們的想法、當時情境心境

其實還蠻有趣的



現在就會有現代文學

像是小說 散文集之類的

小編覺得看書時間都過得很快

當你看完一本書兩三個小時就過了

但這幾個小時內其實收獲會不少

欣賞作者精挑細選的詞彙字句



文字間蘊含細膩情感

看書的時候搭一杯咖啡

偶爾文青一下也不錯



最近小編在網路上找書

在金石堂網路書店看到一些不錯的書



詩經

這本小編還剩一些沒看完



但是還不錯收穫不少



詩經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看看

小編跟妳們說 在金石堂網路書局買書



使用銀行卡享有更多好康喔



大家快去逛逛買好書吧





小鴨 金石堂購物折價券傳送門

詩經



本週熱銷商品:





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盒裝)







人生襤褸 LIFE,S RAGS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 《詩經》



    流轉三千年時光,與最美的文字相遇!

    一本結合中國文學中至美與純粹等元素而成的詩篇總集,

    對於美的感受、體悟與理解,就從讀《詩》開始。



    《詩經》為中國五經之首,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不讀詩,無以言」,然而三○五篇詩中,沒有一句教忠教孝、大談做人處世的堂皇道理,卻為什麼深受孔子與千百年來乃至近代大儒學者們的推崇與敬重?為什麼有人說「最美不過詩經」?



    這不僅是一本只談「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愛情詩集,其中更包含著深刻的生命情感與,涉及人生的各種感情。

    其中有「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父母對子女的深厚之愛,

    有「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夫妻恩愛之情,

    也有「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可望而不可及的思慕,

    更有「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捲也」為愛堅定的意志,

    有「死喪之威,兄弟孔懷。原隰裒矣,兄弟求矣」的兄弟之情,

    也有「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的棄婦之怨,

    有「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對貪官的憤恨,

    也有「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軍士或行役者遠離家園思鄉無限的苦痛......感情真摯,言為心生。



    本書以民國初年洪子良先生所撰的《新註詩經白話解》為底本,輔以淺顯易懂、活潑生動的白話譯文,力求讓讀者理解感受《詩經》原文的含意,並收錄南宋大儒朱熹所撰的《詩集傳》原文,同時摘錄與自漢以來乃至民國、今世學者在讀詩之餘所寫下的箋註評析內容,俾令讀者能夠透過不同朝代、各家學者們對《詩經》的解讀與感觸,更深入、更多面向的感受詩文中潛藏的深邃和奧妙。

















    • 作者介紹







      朱熹



      南宋大儒,後世尊為朱子。所著《詩集傳》,乃宋學在《詩經》研究中集大成者。



      相關著作

      《新刊廣解四書讀本》



      洪子良



      清末民初學者,安徽人。一九二六年於上海中原書局出版《詩經白話解》。其義新穎,解說一貫,義主通俗,不強執古訓。



      陳名珉



      華梵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





















    專文導讀



    《詩經》──一部和中國人息息相關的經典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呂珍玉教授



    相信很多人都有整理祖先遺物的經驗,面對自己的先人走了,他所留下來的東西,哪些該留?哪些不該留?確實是很掙扎。若是幾件髒破衣褲,大概會不假思索隨手丟棄;也有一些用品,一時無法決定去留,收藏起來一段時間,最後還是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不知不覺就消失不見了。能夠被後代子孫珍藏千年,而且隨時拿出來觀看、把玩的,那一定是意義重大,具有相當價值的東西。《詩經》就是三千年前周代祖先留給我們最有價值的文化遺產。經過漢、唐、宋、明、清以來,歷代先人不斷的詮釋注解,在它上面又賦予各種不同的面貌,積累著厚重的《詩經》解釋學,使得今天我們要瞭解《詩經》變得有些沉重。不過那是專家的事,一般人也可以放下那些厚重的知識,脫下層層的禮服,穿著輕便優游其中,純從文字上玩味詩意,揣摩先人寶典中的密碼。



    《詩經》位居五經的第一部,除了時代最早之外,應是它的內容博大精深,普遍影響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語言表達、文學表現、生命形態,是一部和中國人關係最為密切的經典。早在孔子時代,他就經常勉勵弟子要多讀《詩》,因為讀《詩》可以使人應對進退得宜,性情溫柔敦厚,增長對大自然萬物的認識。他的話至今仍然有效,因為《詩經》是一部永遠不會過時的經典,歷久彌新,每次讀它都會有不同感受,而且不論任何人都可以從中攫取有用的東西,沉浸在它無窮的魅力中而受到感動。



    《詩經》分為風、雅、頌,共三○五篇。產生時代自紀元前一一○○年至六○○年,前後約五百年之久。其跨越地理位置包括山東、山西、河北、河南、陝西、安徽、湖北北部等廣大的黃河流域。作者有平民、貴族,最後由太師蒐集整理,加以配樂編訂而成。其內容相當豐富,全面反映周族歷史政治、宗廟祭祀、農業生產、征戍行役、愛情婚姻、生離死別、憂患不安等生活現實。詩人以賦、比、興及多樣的修辭技巧寫作,開啟我國文學比興抒情傳統,後代文學多從中汲取語言和情感抒發方式。就像是基因一樣,慢慢積澱在所有中國人的血液中,經過幾千年不斷踵事增華,提供文學寫作豐厚養分。



    今日生活步調快速,各種新知識、新訊息每天蜂湧而來,人們消耗許多精力,疲於應付這些大量又瞬息萬變的資訊,心靈浮躁不安,找不到可以依託的普世價值標準。此時不妨放慢腳步,品味思考經典的現代意義。譬如說你一直追求理想,但總是遙不可及,〈秦風?蒹葭〉的詩人彷彿知道你的心事,早就為你寫下:



    兼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從之,道阻且長;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這伊人誰都想追求,先是逆著水流,受盡艱辛去找,沒找著;然後又順著水流去找,很幸運的看見了她,可是仍隔著道河水,無法接近她。這就是人生追求各種理想的寫照,上窮碧落下黃泉,雖九死其猶未悔,只有尋覓、追求才能更接近它,〈蒹葭〉詩人或許在暗喻普世存在的意義。



    又譬如你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此時不妨讀一下〈小雅?無將大車〉:



    無將大車,祇自塵兮。無思百憂,祇自疷兮。

    無將大車,維塵冥冥。無思百憂,不出于熲。

    無將大車,維塵雝兮。無思百憂,祇自重兮。



    力量不夠的人,不要推動大車,推動大車只會揚起灰塵,搞得自己灰頭土臉;遇到事情,也千萬不要憂慮,過於憂慮只會使人病倒。看,這詩寫得多實在,不正是聖嚴法師說的「面對它、接受他、處理它、放下它」嗎?中國人精神上偏於憂患深思,詩人在這裡也不忘提醒豁達放下的必要。



    還有,你應該有和人相約的經驗吧?如果等了又等仍不見人影,你會怎麼做?〈陳風?東門之楊〉就是寫這種情景:



    東門之楊,其葉牂牂,昏以為期,明星煌煌。

    東門之楊,其葉肺肺,昏以為期,明星晢晢。



    說好傍晚在東門外那棵大楊樹下見面的,但是到了星星出來還不見人影,他到底是怎樣了?我要不要等下去?萬籟俱寂的夜晚,望著滿天星斗,涼風徐徐吹來,樹葉在月色中舞動。詩人沒有多作任何細節書寫,也沒有交代最後結局,留下很多情感空間讓讀者去填補。或許候人不至的焦躁,在轉換心情後,展現各種不同的結局。



    還有你是否不喜歡政客的虛假嘴臉,期望有一位反躬自省的領導人?〈周頌?敬之〉詩人為我們塑造一位典範國君:



    敬之敬之,天維顯思,命不易哉!無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監在茲。

    維予小子,不聰敬止。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佛時仔肩,示我顯德行。



    貴為周天子尚且謙虛自己不聰明、能力不夠,希望透過不斷學習來彌補不足,尊敬天命,行事順天應人,這樣敬謹謙懷的態度,是今日政治家在權力迷惑下,最為缺乏的內省。



    上述這些還不是《詩經》最了不起的貢獻,值得一提的是,《詩經》在寫作上開創興法。「興」簡單來說就是物感,將大自然萬物視為與人同體,於是在書寫人的感情時,藝術外化為大自然萬物,婉轉的透過對物的感覺,來曲折傳達自己的情感。於是悲落葉於勁秋,喜柔條於芳春,外在景物的興衰和人的悲喜合一。由物及人,景情交融。試看〈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這姑娘未必是春天出嫁,但詩人也可以拿春天桃樹茂盛繁花燦爛,來比喻她正值花樣年華,用結實累累來祝福她未來多子多孫,以開枝散葉來祝福她能興旺夫家。不直接寫出嫁女子,而是拿桃樹開花、結果、長葉的生命歷程來取譬她,人的生命歷程和樹木同體而觀。



    這樣的思維形式根深蒂固影響著我們,感覺萬物和人一樣有情有德。中國人出生年都有所屬生肖動物,每個人通常不自覺取那動物優長為自己的性格特點,這種認知方式,也是由《詩經》開啟的。



    以上只是隨手拈來例子,可見《詩經》和我們的思維、情感密不可分。如果你讀過它,詩中印象會使你感到無比親切,累積內化為你為人處世的風格、性情展現的狀態。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脫口而出一些成語,像是「鳩佔鵲巢」、「瓜瓞綿綿」、「兄弟鬩牆」、「愛莫助之」、「不忮不求」等等,這些蘊意豐富的成語全都出自《詩經》。又不論你的職業是什麼?在《詩經》中,幾乎都有相關的敘寫,像〈甘棠〉寫政治人物;〈皇皇者華〉寫使臣;〈東山〉、〈采薇〉寫軍人;〈斯干〉寫建築;〈大田〉、〈無羊〉寫農牧;〈叔于田〉、〈大叔于田〉寫田獵;〈君子偕老〉寫服飾;〈簡兮〉寫舞人;〈伐檀〉、〈碩鼠〉寫稅收......其涉及層面廣闊,可說當時百姓的生活實錄,很容易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然而今日的讀者,首先就被詩中艱澀的語言打敗,認為它是一本看不懂的「有字天書」。其實面對古典文獻語言,可以藉助註解、翻譯去理解。商周出版社這本《詩經》中有白話語譯、疑難字詞註釋和歷代註家學者的評析、眉批,包羅內容豐富,已替不同需要讀者搭好便橋,引領大家進入《詩經》的璀燦園地,任憑個人喜好採摘花果。經典原本就是鼓勵開放思考,每個人都可以依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

















    周南

    周,國名。后稷十三代的孫,名為古公亶父的,起初所居的地方,在禺貢雍州岐山的南面。後來武王得了天下,把這個地方分給他的兄弟周公旦做了采邑。但此時的周,卻是周初的地名,與旦毫不相干的。在這時候所採的歌謠,是從周地得來的,統稱為「周」。

    但是十五國的歌謠。都叫做「風」,何以獨稱周為南呢?古序說:「化由北而南。」章自潢又以為是樂的名字。他所採的證據,有以雅以南的詩,和舜帝的《薰風歌》,又說八力以南為正,八風以南為和,所以詩的正風,就是稱為南。又有的說,周南就是周國以南的地方。大略所採的詩篇,總是周南的居多,故此稱為周南。

    ◎關雎

    【原文】

    關關1雎鳩2,在河之洲3。

    窈窕4淑女5,君子6好逑7。

    【今譯】

    發出「關關」聲啼鳴應和的水鳥,停在水中央的小洲上。

    幽靜而美麗的女子,是青年男子追求的對象。

    【註釋】

    興也。睢,音疽,《國語》、《史記》均音「雖」。窈,音「杳」。窕,徒了反。

    1關關,是雌雄之鳥相和的鳴聲。2睢鳩是水鳥,同「凫鷖」一樣的。3河洲,是水邊的淺地。4窈窕是幽閒的樣子。5淑女,是未嫁的好女子。6君子,是指求配偶的人。7逑,是配偶。

    【章旨】

    這章詩,是詩人先說別種的物事,引起詠託的辭意。說是鳴聲相和的水鳥,同在河洲上面,那幽嫻的好女子,該君子是所求的佳偶了。

    【集傳】

    興也。關關,雌雄相應之和聲也。雎鳩,水鳥,一名王雎。狀類鳧鷖。今江淮閒有之。生有定偶,而不相亂,偶常並遊,而不相狎。故《毛傳》以為,摯而有別。《列女傳》以為,人未嘗見其乘居而匹處者,蓋其性然也。河,北方流水之通名;洲,水中可居之地也。窈窕,幽嫻之意。淑,善也。女者,未嫁之稱,蓋指文王之妃大姒為處子時而言也。君子,則指文王也。好,亦善也。逑,匹也。《毛傳》之「摯」字與「至」通,言其情意深至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周之文王生有聖德,又得聖女姒氏,以為之配,宮中之人,於其始至,見其有幽嫻貞靜之德,故作是詩,言彼關關然之雎鳩,則相與和鳴於河洲之上矣。此窈窕之淑女,則豈非君子之善匹乎?言其相與和樂而恭敬,亦若雎鳩之情摯而有別也。後凡言興者,其文意皆放此云。漢匡衡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言能致其貞淑,不貳其操。情欲之感,無介乎容儀。宴私之意,不形乎動靜。夫然後可以配至尊,而為宗廟主。」此綱紀之首,王化之端也,可謂善說詩矣。

    【箋註】

    牛震玉曰:先聲後地有情,若作河洲雎鳩,其鳴關關,意味便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平對,錯綜得妙,若作淑女窈窕,君子好逑,便直致無味。

    方玉潤曰:此詩佳處,全在首四句,多少和平中正之音,細味自見。取冠三百,真絕唱也。

    程俊英曰:按鳩在國風中見過四次,都是比喻女性的,相傳這種鳥雌雄情意專一,和常鳥不同。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精裝
    分級:普級
    開數:23*17
    頁數:1184

    出版地:台灣













    商品訊息簡述:








    • 作者:朱熹、洪子良,陳名?

      追蹤











    • 17life現金券
    •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社追蹤

      功能說明





    • 出版日:2016/11/12








    • ISBN:9789864770595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詩經





arrow
arrow

    travisu3u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